近日,青岛市实验小学2023级1班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期末无纸化测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还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厦门市实验幼儿园也开展了类似的无纸化评价探索,两者共同展现了现代教育从“应试”向“素养”转型的趋势。
在青岛市实验小学的测评中,2023级1班的学生通过游戏化任务、小组合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例如,语文科目通过讲故事比赛考察语言组织能力,数学则设计购物情境题以检验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测评方式避免了传统纸笔考试的机械记忆弊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思维。教师们反馈,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且在轻松氛围中更能发挥真实水平。
厦门市实验幼儿园的实践则侧重于幼儿发展评价。通过观察记录、活动参与度和创造力表现等非书面形式,评估幼儿的社交、认知和动手能力。例如,在“植物成长”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幼儿的提问、合作种植行为来评价其探究精神与团队意识。这种评价不仅避免了幼儿过早接触应试压力,还为其个性化成长提供了依据。
两地教育的共同点在于:均以“乐学”为核心,通过无纸化测评将评价融入日常学习过程,打破“一考定论”的传统模式。青岛市实验小学的实践为小学低年级评价改革提供了范例,而厦门市实验幼儿园的经验则凸显了早期教育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未来,教育工作者可借鉴这些案例,进一步优化无纸化测评的设计,如结合数字化工具进行动态跟踪,同时加强家校协作,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只有让考试变得“乐”,学习才能实现真正的“乐”。